远德玉教授追思会暨技术论思想研讨会在东北大学举办 |
2023年-04月-24日 |
2023年4月14日,远德玉教授追思会暨技术论思想研讨会在东北大学召开,东北大学副校长孙雷教授,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金虎,东北大学科技哲学&STS研究中心主任陈凡教授、远德玉教授生前的同事好友、远德玉教授的弟子以及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共50余人参加,会议由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主任陈佳主持。 东北大学副校长孙雷教授首先向全体师生介绍了远德玉教授的生平事迹,他作为东北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陈凡教授的学生感慨万千,他在致辞中对远德玉教授一生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远德玉教授是令人尊敬的大学者,先生的技术哲学思想为国际技术研究提供了中国的话语,先生的过程论视野也为中国技术哲学发展提供源泉,并且先生看透人生、生活中达观向上。 东北大学科技哲学&STS研究中心主任陈凡教授做了题为《远德玉与中国“技术论&技术史”的文化遗产》的主题报告,期间言辞恳切,几度哽咽落泪。陈凡教授在报告中缅怀了远德玉教授的学术人生,梳理了远德玉教授的思想。陈凡教授首先就“文脉传承之道,学理相思之情”介绍了远德玉教授,远德玉教授是中国技术哲学“东北学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我国技术哲学和STS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远德玉教授曾编写和翻译的科技史的专著,为中国技术论奠定了知识基础。陈凡教授指出远德玉教授确立技术观,并且提出技术观方面的“五大关系”。远德玉教授和陈昌曙教授合著《论技术》一书,堪称中国技术论的奠基之作。1983年陈昌曙和远德玉教授与日本技术论专家星野方郎教授写信商讨了技术论的相关问题,对中日企业技术进行创新比较研究。陈凡教授认为远德玉教授在30年学术生涯中撰写的《技术论》文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路径——过程论视野下的研究方向,确立了中国特色技术哲学学派的研究纲领。 辽宁省社科联一级巡视员金虎在大会致辞缅怀恩师,金虎回忆了与远德玉教授相处的事情,以朴素的语言表达对先生的怀念。金虎评价先生是思想大家,先生学识深厚广博、学风严谨,这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先生平易近人、具有幽默感、用自己的言行交给学生怎样做人;先生与陈昌曙教授相互配合、珠联璧合推动东北学派不断发展。 辽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武新教授回忆先生对她的学术影响,以及先生的刻苦精神。她指出先生对她进行培养时,并不是直接将答案给出,而是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来厘清思维的过程,指出先生的这种方式既教方法又教思维。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文范教授做了题为《论技术过程论与人工自然论的统一》的主题报告,郑文范教授指出,远德玉教授提出了技术过程论思想,陈昌曙教授提出了人工自然论思想,并对人工自然论的概念进行解释;阐述了技术过程论与人工自然论相统一的路径与方式。 上海财经大学张桂芳教授首先指出远德玉教授对其影响,远德玉教授的《论技术》是张教授学习的入门书,带着张桂芳教授进入知识的殿堂。张桂芳教授认为远德玉教授讲课可以深入浅出,并且远德玉教授提出让张桂芳教授一直受用的一句话“活着就是效益”。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张雷教授谈及远德玉教授对自己的影响。张雷教授认为先生是乐观、豁达的人,先生将做学问当作快乐的事情。张雷教授将先生视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和生命导师,认为远德玉教授踏踏实实做学问,对学问具有钻研精神,具有创造性思维,做学问既能广博又能精专,做学问游刃有余。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玲玲教授致辞怀念恩施远德玉教授。罗玲玲教授首先提出远德玉教授的学术贡献,远德玉教授的技术过程论打通了各个领域,扩展了研究领域,研究技术过程论将产业哲学、工程哲学等纳入其中。罗玲玲教授指出远德玉教授的哲学思想对中国技术形态研究具有启发意义,将技术分为三种形态。并指出了远德玉教授对中国本土的技术研究是中国技术研究的瑰宝。 北京化工大学张明国教授回忆远德玉教授的种种往事,深深缅怀先生。张明国教授突闻“病危”:速去看望远德玉教授竟诀别。张明国教授与先生相识“学缘”,先生在学术上提携他,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撰写评论文等,师生相伴三十年。张明国教授牢记“遗愿”,后继勤勉继续研究。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李兆友教授,致辞缅怀先生。李兆友教授回忆远德玉教授对其帮助的种种事情,恩师虽已离去,但音容笑貌、学术成就仍然历历在目。李兆友教授讲授自己攻读博士学位时,先生对他的帮助,先生知晓李兆友教授的经济情况之后,在学费和生活上予以物质支持李兆友教授完成学业。远德玉教授也是李兆友教授的人生导师,给李兆友教授生活、工作建议。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王大洲教授首先回忆了远德玉教授对他人生态度的影响。远德玉教授是温润如玉、乐观豁达的人,对待师徒关系持“一日为师,终身为友”的态度;王大洲教授认为远德玉教授的学术风格接地气,扎根研究,重视科技史的研究,使得东北学派扎根中国本土,过程论是技术存在论。最后,王教授指出对待学术方面要持开放态度,对新事物持开放状态,对工程哲学给予充分肯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吴永忠教授首先认为远德玉教授是一位精力丰富、阅历丰富、见识丰富的人;吴永忠教授对远德玉教授给予评价,认为远德玉教授是可亲、可爱的老师,并且待人处物平易近人。 东南大学夏保华教授在发言中阐述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过程论概念。并谈及技术哲学的21个问题,并继续进行思考,在此深深感谢和深深缅怀远德玉教授。 (东北大学 陈佳 陈凡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