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恩格斯年”系列学术座谈会第一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与生态文明会议综述

2019年-12月-12日

  2020年是伟大的科学共产主义及自然辩证法创始人之一、革命导师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为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决定把这一年定为自然辩证法界的“恩格斯年”。为迎接这一具有特色和意义的新年、缅怀国际共产主义思想史的光辉历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决定举办“恩格斯年”系列学术座谈会和宣传活动。

  第一场座谈会于2019年12月8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议题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与生态文明”。此次会议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法人代表刘孝廷教授的倡议和组织下,贯彻执行理事长办公会议的重要指示精神,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会务部主任赵月刚主持。特别邀请了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界的前辈、专家、学者、长期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工作者以及来自北京、南京、西安等地的高校教师等近二十余人就“恩格斯年”的系列学术活动进行交流讨论、建言献策。

  李惠国教授是自然辩证法学界的老前辈、专家、学者,师从于光远和龚育之教授,亲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40年的发展历程。他首先阐述了恩格斯的主要贡献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着力点:从学科角度出发研究恩格斯需要从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的论述以及自然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两方面去考虑。并强调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认识到自然科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恩格斯在他从事革命活动的繁忙的一生当中,对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保持了巨大的理论兴趣。恩格斯之所以如此重视自然科学,是因为他把科学看成是一种在历史上起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他指出:恩格斯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警示作用,值得我们反思。进而介绍于光远先生的思想:自然辩证法是中国的科技哲学,中国科技哲学研究应当形成世界科技哲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研究。并强调于老先生的思想和理论特别是他的著作《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为今天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成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目标作了明确的说明。最后关于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他认为可以从俄罗斯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论述入手,也可以谈谈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认识和发展,以及恩格斯上述的这些思想对今天的指导作用。

  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作四十余年、师从于光远先生的马惠娣老师感言此次会议引起了她思想上的波澜壮阔,对研究会设立恩格斯年纪念活动给予高度肯定。自然辩证法和于老先生的思想对她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她指出于老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有继承也有发展,他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想,并且将自然的概念升华,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融入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这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传到中国后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马老师认为人文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于光远先生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背景下的一个不悔的马克思主义者。

  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与教学四十余年的清华大学的曹南燕教授将自然辩证法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她也表明自然辩证法对自己的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自然辩证法的感情非常深厚,身体力行传承自然辩证法的优良传统。

  南京大学的肖玲教授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自然辩证法专业的研究生,她也阐述了当前自然辩证法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深入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她表示:马克思恩格斯有分工,马克思偏重社会科学,恩格斯偏重自然科学,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理应形成自己的领域。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面,除了一般的从理论上为自然科学、科学技术进行指导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对于科学研究者的重要性。应充分说明学科的重要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可以充分发挥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作用,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对科技生产、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指导,自然辩证法可以担负非常重要的角色和任务。她迫切希望可以借助明年恩格斯诞辰200周年这个契机,最好形成一个文字报告,并举办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活动。要让学术界认识到自然辩证法这个学科所担负的任务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清华大学的肖广岭教授做了题为《探索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的报告,他首先表示同意以上几位老师阐述的如何让各界社会各界,包括中央高层认识自然辩证法,认识到自然辩证法对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贡献,应该形成一个报告。再次说明自然辩证法应该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为他的报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最后他表明报告的核心是总结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形成中国自己的经验,完善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治立教授认为此次会议的主题意义深远,他从恩格斯的思想里发掘到了恩格斯的生态命题。并进一步阐述恩格斯生态命题与可持续性的悖论、当代生态命题与生态文明层次性。最后他表明重点要强调的是深入领会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初心。是自然辩证法的初心,而不仅仅是科技哲学,应上升到把握上人类生态文明的未来。把握未来就是要敞开胸怀,努力汲取包括西方学者思想在内的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技术的一切优秀成果。

  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计彤老师、对外经贸大学的黄传根老师、西安交通大学的王亮老师分别就当前自然辩证法的青年教师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学科建设、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哲学关系等问题与在场的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前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法人代表刘孝廷教授做会议总结。他指出:研究会高度重视“恩格斯年”这个历史机遇,此次座谈会在理事长办公会议精神的指导下,诚邀老、中、青学者集结,意在为恩格斯年系列学术活动向各位前辈、学者、教师学习和请教。恩格斯年系列学术活动可以围绕几个议题进行,例如于光远先生与自然辩证法、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或哲学家论自然辩证法研究等。20多年以前,于光远先生是我所知道最早的讨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学者,自然辩证法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个人觉得在讨论自然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时,可以想到一个词——天道观。自然辩证法就是一个类似于马克思主义的天道观,因为他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在里面。自然辩证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自然辩证法遇到了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反思走过的道路,回到问题的源头。必须明确的是,回到自然辩证法并不仅仅是为了打政治牌,也是科学牌、哲学牌、思想牌更是警示牌,我们不是要封闭,而恰恰是为了开放,为了继续前进,研究会必须有所作为。理事长高度重视研究会的工作,明年研究会将逐步开始转变工作方式、调整工作计划。我们也起草了一份倡议书,作为会议的一个风向标,倡议大家在我们未来的教学和研究当中,关心和注意研究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发挥恩格斯的思想。

  最后与会人员就倡议书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并在倡议书上签字。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