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休闲行为与日常生活环境伦理”旨在探索“小我的道德律”

2019-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纪要

2019年-11月-14日

  2019-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作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第八分会场于2019年11月2-3日在北京裕龙大酒店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休闲行为与日常生活环境伦理”,收到各界来稿(含摘要)近50篇,70位学界同仁出席了会议,28篇论文被安排大会或专题发言。

  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冯长根,中国科协书记处原书记沈爱民、苑郑民,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马俊如,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原副会长孔德涌,桂林旅游学院党委书记林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来稿大多聚焦“休闲行为与日常生活环境伦理”这一主题,大家试图从多领域、多视角探索日常生活环境伦理与个体内在道德规约的相关性、独特性;试图从深层次探索休闲行为与提升人的内在品质的关联性;试图从新时代、新生活的背景下探索建构日常生活环境伦理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安排两位主旨演讲,一位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刘琦岩:“新时期生活环境伦理研究综述”,从文献阐释的视角给我们带来新的理论启示。另一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何光喜,从一个宏观与微观并重,理论与实践兼顾的视角畅谈:“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创新政策”,展示日常生活环境伦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大多参会者来自各高校的哲学专业,对休闲的本质、休闲与劳作的关系、休闲与生活方式、休闲与教育、休闲与生命价值、休闲方式休闲行为的选择,以及智能社会的来临将给人类带来哪些挑战、哪些机遇?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与精神追求等等问题做了理性思考。

  哲学的理性还让参会者对当下人的生活状态、休闲状态、消费状态、心理状态、劳作状态、娱乐状态进行了反思。

  科学技术的“双刃性”——即科学技术自身的伦理问题——一方面,对于许多前沿性的研究,我们有伦理审查制度;另一方面,科技发明创造也正将人类带入前所未有的贪婪之中,更高更快更强已毫无边界。如今养育我们的地球母亲已超负荷运载,生态的脆弱性岌岌可危。“真正的问题不是怎么发展,而是怎么生存!”(田松),“技术风险,利己与责任”(张明国),“将来智能工业将有10%的人工作,其余的90%的人做什么”(马俊如),“大众意识层面的‘忘记’”(鲍金),“环境中好与坏的边界在哪里?”(苏令银);“人内在精神世界的枯萎与个人心灵得不到安宁”(王贤龙)等等,这些质疑似乎与高歌猛进的科技主宰时代格格不入。但,细思量,这些警示意味深远,未雨绸缪!

  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冯长根说:休闲学研究应当取得社会共识,并真正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科协书记处原书记沈爱民说:“提出问题”的价值高于解决问题。因为新问题的提出需要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甚至休闲力。马俊如老学长说:支持休闲研究,就是支持人类的未来事业。言之切切、语重深长。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尚智丛亲临会议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并给大家加油鼓劲,指出:休闲研究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中提出的时代问题,是自然辩证法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探讨日常生活环境伦理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这个选题具有独特性和针对性。

  正是带着这些期待和嘱托,大会希望学者们从“问题之源”起步,朝着探索学科体系的目标努力。我们也意识到,休闲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现象以及与社会之间、与他人之间、与自然之间发生的联系所带来的复杂性、普遍性中的特殊性、共性中的个性、时尚性与时代性、进行时与未来时、时效性与前瞻性等等问题的跨界与交叉给休闲研究带来诸多的困难与挑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会议还设专题讨论“休闲研究中困惑与理论难点问题”,大家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问题。

  一、苏令银教授首先提出三个问题:1、什么样的休闲是符合伦理的?休闲伦理如何达成?2、AI、大数据等技术进步造成了技术性失业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失业后,没有了工作,如何寻求生活意义?3、科学技术造成的“休闲异化”问题,比如人类创造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使得人从一些危险的、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随着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反而是人们感觉到越来越“忙碌”,越来越体会不到休闲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处理这一悖论?

  二、刘慧梅教授提出:1、休闲时代是否真的会来临?2、休闲学科在中国教育体制之下如何有更好的位置?3、休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健身、旅游属于休闲,但它们是休闲的本质吗?

  三、武中哲教授提出:休闲和工作的关系是什么?

  四、南开大学博士生岳磊提出:休闲理论一定要建立在工作伦理之上吗?休闲一定要用劳动去界定吗?休闲为何不能是休闲本身?

  五、郭力源讲师提出:如果雇佣劳动一直存在,劳动与休闲能融合吗?

  会上,还就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正在进行的国际合作“自产食蔬与悄然的可持续性及日常生活环境伦理”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讨论与部署。

  感谢多位老领导莅临会议,并为大家做了精彩的演讲。有代表说,他们很让人感动,二十几年如一日,在休闲研究的起步阶段、发展阶段都有赖于他们坚定的支持。

  感谢主办方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桂林旅游学院;支持方人民政协报休闲版;感谢张雪欧、赵俊为大会留下精美图片;感谢首都体育学院三位同学:晏道炯、王建、张英道为会议所做的志愿者服务;感谢六位到会博士:郭力源、张小玲、岳磊、周雨、李昭昕、郑航对每组发言都做了纪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本次会议学术要点的辑录。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