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教育部召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批重点教材编写会议

2010年-02月-12日
 

教育部召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工程首批重点教材编写会议


        2009年11月24日,教育部在北京市中国职工之家召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批重点教材编写会议。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巡视员、副局长张磊,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主任、社会科学司司长杨光,教育部首批重点编写教材的部分首席专家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200人出席了会议。

杨光司长宣读了首批29种重点编写教材的首席专家和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李卫红副部长在会上讲话。她在讲话中对中央实施“马工程”的重要意义及基本工作计划等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就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要求做了说明。会后,围绕李副部长讲话精神和教育部工作部署,各课题组展开了小组讨论。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批重点教材主要涵盖文史哲方面的29种教材,是编写专家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技术工程要求,自行申报编写提纲和编写人员,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并提出建议名单,再经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批准后确立的。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此次被列入首批建设教材。教材的编写人员共11人(教高厅函[2009]54号文),分别是:

首席专家:刘大椿(中国人民大学)

刘孝廷(北京师范大学)

万小龙(华中科技大学)

课题组主要成员:王伯鲁(西南交通大学)

李建会(北京师范大学)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劲杨(中国人民大学)

刘永谋(中国人民大学)

雷瑞鹏(华中科技大学)

曾国屏(清华大学)

曾华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年11月24日下午,《科学技术哲学概论》编写组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召开编写小组会议。会议由刘大椿教授主持,刘孝廷、万小龙、曾国屏、段伟文、刘永谋等参加。会议主要围绕教材编写计划和基本框架等进行了自由研讨。

会议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形成了以下工作意见:

(1)教材拟分为“前言”及“科学技术概观”、“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实践中的哲学问题”四篇。每篇拟分3-4章。

(2)编写组各成员依照以上框架,每人于2009年12月20日独立拟出自己的编写提纲,发至联络员处。

(3)提纲汇总后,将在春节前召开一次编写提纲研讨会,除编写组全体成员,还将邀请其他有关专家与会,广泛征求意见,对提纲进行修改。编写组于2010年4月向教育部提交定稿的编写提纲。

近日,课题组已对收到的七份编写提纲汇总完毕,并将于2010年1月16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会议期间,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课题组第二次研讨会,对提纲初稿进行讨论。

课题组将在对第二次研讨会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继续修改编写提纲,并在2010年3月召开课题组全体会议,确定编写提纲。                

(刘孝廷根据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