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
当前地质找矿工作的辩证思考

2019年-03月-22日

  朱 训当前地质找矿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令人高兴的新高潮。如何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当前的地质找矿工作形势,如何科学地指导当前的地质找矿工作,就此,我谈点看法:

  一、地质找矿进入新的大发展时期

  不久前,我在《中国矿业报》和《中国国土资源报》上就当前地质找矿工作形势发表了一个观点,即我国地质找矿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质找矿工作形势最好的时期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高度重视。2006年1月,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随后不久国务院于4月3日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地质工作会议进行了贯彻与部署。今年10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刚要》。这是多年未有的。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建立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以支持地质勘查工作。

  第二,社会广泛参与。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在重视与支持地质找矿工作,不仅地质队在进行找矿,而且很多矿山、油田都在加强地质找矿工作,不仅国有企业积极进行找矿,很多民营企业也在参与地质找矿工作。2001年全国地质勘查行业从业人员240148人(不含离退休人员),而2009年达624100人(不含离退休人员)。

  第三,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据国土资源部资料,2001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为222.37亿元,到2010年增加到1055.29亿元,为2001年的4.74倍。由于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入,探矿工程量也大幅度增加。2001年全国钻探工作量是281.69万米,而2010年达2964.14万米,为2001年的10.5倍。

  第四,地质找矿大丰收。通过地质大调查,在中国西部地区有10个新的资源接替基地已初步呈现雏形。“十一五”期间新发现矿产地2989处,为“十五”期间的3倍。2001年新发现矿产地198处,2010年新发现矿产地371处,为2001年的1.87倍,有77种矿产增加了新探明储量。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铝矿、铜矿等重要矿产探明储量和大宗矿产的保有储量均有大幅增长。近几年经科学预测和找矿实践证明,我国矿产资源的潜力很大。石油、煤炭、铜矿等一些重要矿产的探明储量仅为可能拥有的资源量的1/3到1/5。

  第五,积累了新的地质找矿经验。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和探索,逐步形成了“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等一套能有效促进地质找矿的新的体制机制和出现了一些新的有效的成功的地质找矿工作模式,这对地质找矿工作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地质找矿工作任重道远

  在我们看到地质找矿工作令人欢欣鼓舞的同时,还要看到地质找矿工作战线当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地质找矿任务还相当繁重。一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更多的矿产资源,要求地质找矿工作为国家建设提供资源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石油、铁矿石和铜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都超过了50%以上。连长期以来出大于进的煤炭也出现了进大于出的态势。这给国家建设的资源安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地质找矿工作方面第二个难点是找矿的难度将与日俱增。第三是地质勘查工作体制改革的深化也还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

  面对这种喜忧相伴的形势,我们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以鼓舞斗志,振奋人心;又要看到问题和困难的一面,以提醒我们还要埋头苦干、继续奋斗,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变压力为动力,继续大力加强地质找矿工作,争取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创造新的辉煌。与此同时,还应像温家宝总理强调的那样,在努力提高国内资源保障程度,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同时,全社会都应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在资源战略方面贯彻“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把节流放在首位”,坚持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

  三、要辨证地处理好当前地质找矿中的几个关系

  就地质找矿的实践本身来谈,关系找矿成效好坏的因素很多。其中重要的有如:找矿人的找矿积极性、创造性、艰苦奋斗精神和团结协作情况如何?找矿人对找矿地区的客观成矿地质条件的认知程度如何?找矿人是否善于联系实际运用地质理论指导找矿?找矿人是否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找矿技术方法手段来进行找矿等等都是影响找矿成效的重要因素。此外,找矿人是否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思维来指导工作对找矿成效好坏也有重要影响。这一点对地质找矿工作的宏观指导尤为重要。

  从当前地质找矿工作本身来看,在宏观指导方面,我认为要注意辩证地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大力加强国内地质找矿工作,挖掘国内资源潜力,提高国内资源保障程度的同时,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鼓励地勘单位和矿山、油田企业积极到国外去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尽最大可能扩大利用国外资源,分享全球人类的资源成果。更多一点把资源留在我们的脚下,以便为我们子孙后代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营造有利的资源条件。

  2.重点开拓西部地区地质找矿工作,争取新的发现与建立新的矿物原料战略基地的同时,不能放松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近几年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新发现了不少重要的大型矿产地,这个事实就证明这些地区确有潜力可挖。

  3.在一个矿区或一个地区内勘查主要矿产的同时,一定要对伴生矿产和共生矿产进行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使一矿变多矿,以便为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创造条件。这是中国综合矿和共生矿多这一资源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矿产资源法》所要求的。不久前了解到有一个单位在勘查煤矿过程中发现该地有放射性铀矿的苗头,于是进行综合勘查,结果发现了一个很好的铀矿。建议国土资源部门在审批与颁发探矿许可证和采许可矿证时一定要把好这一关。

  4.在探索地质新信息,搜集地质新资料,争取新发现的同时,要对老资料进行再开发。对过去那些被认为没有多大远景的地区,对过去那些被认为不太起眼的矿点,对过去那些没有被充分重视的各种异常等老的地质信息资料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和新的思路、新的理论进行再分析、再研究,我想一定会有所收获。

  5.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找矿工作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地勘单位找矿主力军的作用,要用政策法规来保障地勘单位在取得找矿成果后所应获得的利益,并把所得利益与找矿成果大小挂钩。

  6.地勘单位在不断改善找矿技术装备和职工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要大力培育找矿人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甘于奉献的“三光荣”精神。找矿人的精神状态如何对于找矿成就的大小至关重要。最近在《中国矿业报》和《中国国土资源报》有关地质找矿的报道中,这方面典型的事例如新疆地质3队在发现与成功勘探3个大型铁矿的过程中,“三光荣”精神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