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击掌高歌——纪念孙慕天先生》出版 |
2022年-11月-02日 |
文集的主体分成了五个主题,包括:思至美、忆如面、教无涯、爱之炬和边缘志。前三个主题集结了孙慕天教授的博客、微博和信件等尚未正式出版的若干文稿。第一个主题“思至美”中选编的内容大致以创作时间为序,融贯科学与人文,十分“博”杂:自白、激情与诗情、爱与梦之意识流、书缘书趣书单、赏乐论乐、蓝梦思静、哲学二十一问、家国情怀、麦克斯韦情结——不一而足,精彩纷呈;科学哲学研究、文化宗教探讨、生命价值思考、科学幻想驰骋——各出新意,皆成锦绣。 第二个主题“忆如面”中收录了孙慕天教授在不同时期所作的五篇追思纪念文章和一篇译文。前五篇以创作时间为序,回忆了哲学界前辈江天骥、事业领路人龚育之、心灵知交汪立三、高中挚友潘振声,《亲炙拾零》中则忆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五七级的十六位名师,包括何思敬、冯友兰、贺麟、杜国庠、侯外庐、熊伟等思想大家。通过这些回忆文章,能够使读者充分感觉到老一辈知识分子精神和人格特有的高贵气质。 孙慕天教授从教逾五十年,从事研究生教育逾三十年,桃李遍天下。他至情至性,也不拘泥于什么特别的教育方法,最看重的还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因而亲聆謦欬者最得真传。第三个主题“教无涯”中编选的内容都属课堂之外,又都是课堂内教育的无限延伸,饱含孙慕天教授对学生的深情厚意。孙慕天教授七年写了一千多条微博,没有一语落在虚浮处,都是生活的深沉感悟。本文集采撷微博八十则,以应孙慕天教授之寿,向孙慕天教授的教育精神致敬。 第四个主题是“爱之炬”。编选汇集了孙慕天教授的亲友、同学、同事和学生们的部分纪念文章和诗词。纪念文章和诗词的前几篇分别为孙慕天教授的胞弟孙慕义教授、师母李玉白和先生的一双儿女所作。接下来的三篇纪念文章分别为孙慕天教授的同学李惠国教授、好友李醒民教授、同事计育兴教授所作。其余二十余篇皆出自孙门弟子,在孙慕天教授的学生心中,孙慕天教授占据极特别极重要的位置,他博大精深,又极具人格魅力,是学生们的文化之锚、思想之根。 孙慕天教授扎根边疆边缘之地,一生理性跋涉,学术成就斐然。而俄(苏)科技哲学研究无疑是他最为钟爱的学术志业,一方面孙慕天教授有俄(苏)文化的内在情结,另一方面更有龚育之先生寄予的厚望,因而既是热爱,又是责任。进入21世纪以来,孙慕天教授在俄(苏)科技哲学研究领域促成召开五次学术研讨会,主编“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文库”。第五个主题“边缘志”中汇集了俄(苏)科技哲学研究历次学术会议的综述。这些会议都是俄(苏)科技哲学研究历史上的重要节点,由之可以勾勒出俄(苏)科技哲学研究的大致发展脉络。最近一次就是2019年7月份纪念孙慕天教授逝世百日会议,它是一个重要标志,标志着在俄(苏)科技哲学研究这场学术接力赛中,接力棒已经传到第三棒学者的手中。龚育之教授跑完了第一棒,孙慕天教授跑完了第二棒,有理由相信第三棒会在孙慕天教授辛勤培养的弟子手中继续传递下去。 文集出版之时,恰逢孙慕天教授83岁诞辰。在亲朋好友和众多弟子心中,孙慕天教授无论是在哪个世界,那个有人情味、有童心稚趣、博学机智、从来都兴致勃勃、谈笑风生、浪漫潇洒的老师永远地活着,永远地活着!有老师留下的文字日日相伴,更觉先生从未走远,从未走远! (学苑出版社 孟玮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