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天地
查有梁新著《牛顿力学的横向研究》(第2版)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4年-10月-16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查有梁研究员所著的《牛顿力学的横向研究》(第2版)2014年5月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查有梁研究员196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曾任成都七中和成都教科所的物理教师,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92—1993年,查有梁曾应邀到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系做高级访问学者,1993年又应邀到哈佛大学科学史系做访问学者。

1980—1988年,查有梁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工作期间,完成《牛顿力学的横向研究》一书。该书第1版于1987年出版,以纪念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300年。在该书中,作者从数学、物理学、物理教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科学史六方面,对牛顿力学的横向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章论述了非标准分析、切线坐标变换、圆锥曲线新论、力学与航天等;第二章推导出了包容牛顿引力定律的引斥力公式,探讨了[能量·时空]表述和量纲对称原理,对“惯性起源”提出了种种揣测;第三章概述了牛顿力学四种水平的教学结构,进而论述了相对论力学的教学结构;第四章阐述了从牛顿的力学自然观到现代辩证自然观的发展;第五章论述了牛顿力学的方法论、科学方法论的三种结构、现代物理的方法论原理;第六章具体论证了中国传统的科学同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西方科学之间,决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并对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进行了历史剖析。《牛顿力学的横向研究》(第1版)一书,曾作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和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材。

这次出版的《牛顿力学的横向研究》(第2版),在保持第1版内容的基础上,补充增加了4个附录,包括查有梁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系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撰写的三篇物理学论文,内容涉及关于引力定律的研究、关于不确定原理的研究、关于质量一信息的关系式与信息量子的研究,另外还收入了钱学森先生给他的三封来信和他给钱学森先生的回信。在该书的前言和后记中,作者简述了《牛顿力学的横向研究》(第1版)的社会影响和主要创新;在该书的结语部分,作者还系统总结了30多年来他在数学、物理学、科学教育、科学哲学、科学史等五个方面所完成的创新性工作。在该书第二版的扉页上写道:“一位中国的物理学教师对牛顿《原理》的领悟拓展”。

该书第六章“从牛顿力学看中国传统科学”的内容,曾经在1982年“中国物理学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大会报告宣读,并于1985年在美国召开的“第17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做分会的报告。在该部分,查有梁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回答了“李约瑟问题”。

 

《牛顿力学的横向研究》(第2版)目录

第2版序言 
第1版序言 
第1章 从牛顿微积分到非标准分析 
1.1非标准分析 
1.2切线坐标变换 
1.3圆锥曲线理论 
1.4切线坐标的应用 
1.5天体运行的公式 
1.6四类匀变直线运动 
第2章 从牛顿引力论到引斥论 
2.1万有引力定律 
2.2引斥力公式 
2.3[力·时空]表述与[能量·时空]表述 
2.4量纲对称原理 
2.5惯性起源的揣测 
第3章 从牛顿力学的教学到相对论力学教学 
3.1牛顿力学的教学结构 
3.2狭义相对论的结构 
3.3迈克尔孙—莫雷实验 
3.4洛伦兹变换 
3.5相对论运动学 
3.6相对论动力学 
3.7行星近日点旋转 
第4章 从牛顿力学观到辩证自然观 
4.1物质—运动观 
4.2时间—空间观 
4.3有限—无限观 
4.4吸引—排斥观 
4.5因果—机遇观 
第5章 从牛顿力学方法到现代物理方法 
5.1牛顿力学的方法 
5.2科学方法的结构 
5.3对立原理 
5.4对应原理 
5.5对称原理 
第6章 从牛顿力学看中国传统科学 
6.1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科学 
6.2落下闳系统与托勒密系统 
6.3中国古代数理天文的启发性 
6.4从“缀术”求π到“缀术”推星 
6.5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 
附录 
附录1 引力定律的新研究 

1.数学模式:切线变换

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研究

3.引斥力研究
附录2 不确定原理的新研究 

1.“海森伯不确定原理”的发现

2.“广义不确定原理”的提出和推导

3.“海森伯不确定原理”的新推导

4.“广义不确定原理”的进一步思考

5.“广义不确定原理”与“海森伯不确定原理”比较
附录3 质量一信息关系式与信息量子 

1.一般不确定原理

2.海森伯不确定原理

3.质量与信息的关系

4.信息量子、信息寿命、信息长度

5.相对信息量子、相对信息寿命、相对信息长度

6.信息最小时间、信息最小长度

7.引力波的信子与引力波的探测
附录4 再读钱学森先生的三封来信

1.钱学森先生来信关注物理学基础问题

2.钱学森强调“三论是一论”就是系统论

3.钱学森提出“人脑+电脑+网络”的教育革新   
参考文献 
后记 
第2版结语

                              (四川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周世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