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第二届哲学论坛”会议综述 |
2014年-08月-26日 |
2014年7月5 -6日,以“人类尊严与技术理性:自我理解的可能性和挑战”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第二届哲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顺利召开。该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辩证法史专业委员会、科技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筹)、学术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协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和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本次论坛是继去年在乌德勒支大学举办的第一届哲学论坛的延续,来自荷兰乌德勒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天津市委党校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刘永谋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本次论坛演讲主要分为主题演讲和一般发言两种形式。在主题演讲阶段, 一般发言的论题十分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领域:第一,人类尊严、权利和责任与动物尊严,针对这一主题,Gerhard Bos、Marie Göbel、王鸿生、Jurriën Hamer、李建会、Franck Meijboom、李建军、温海明分别以“人类尊严与未来世代”、“西方视角中的责任与权利”、“四种类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尊严感”、“人类尊严、规范秩序与文化批评”、“人类尊严与生殖技术”、“动物尊严:一般道路或走向混乱的漫长曲折道路”、“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非人类动物的尊严”、“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观与儒家关系性创生力意义上的人类尊严”为题做了主旨演讲;第二,技术、技术理性和技术文化,针对这一主题,魏德东,Dascha During、Henk van Gils,Bert van den Brink、段伟文,王伯鲁、敬狄等分别以“从佛教的视角看科技理性与人的完善”、“技术理性:20世纪早期西方哲学与道家之间的异同”、“可见性斗争:识别与误判之间的纪实摄影”、“大数据时代纠结的控制和赋权”和“技术文化及其当代特征解析”为题做了演讲;第三,医患关系、公共健康、气候政策等,对于这个领域,Candice Cornelis、龚群、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