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届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在德国达姆施塔特理工大学召开 |
2017年-08月-03日 |
第20届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会议于2017年6月14-17日在德国达姆施塔特理工大学召开。本次会议共提交论文200余篇,来自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包括唐∙伊德、安德鲁∙芬伯格、卡尔∙米切姆、仙农∙维乐、飞利浦∙布瑞、皮特∙鲍∙维贝克、皮特∙卡洛斯等技术哲学领域的著名学者。 本次会议主题为“事物的语法”(Grammar of things),即从工艺、技术、人工物以及技术-社会系统的角度探讨物-物、物-人、物-人-社会之间现有的、应有的组合构成规则及其蕴含的伦理价值问题。与往届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在小组议题的设置上采取了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形式,除了五个大会主题报告以外,共设立了15个分议题,13个特殊议题以及近30个论文议题。 根据组委会对会议提交论文主题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伦理、技术、风险、责任、创新、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技术、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语法系统、设计理论、社会-技术系统、可持续性、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本体论、认识论等是本次会议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词汇。会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研讨:“事物的语法”之多维度解析、人工智能及信息技术相关论题、人类世相关论题、“技术与城市”相关论题、后现象学研究相关论题、技术伦理相关论题等。除了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外,本次会议还设立了工程认识论、工程技术教育等方面的议题。在关于工程认识论的讨论中,与会学者分别讨论了工程与科学的关系,技术规则与科学规律的关系、工程中的默会知识、以及工程知识的获取等问题。在关于工程技术教育的讨论中,与会学者分别讨论了技术(工程)教育与生命伦理教育、对工程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反思、整合工程伦理与环境伦理的方法、如何树立工程师的道德自主性等问题。 (东北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