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动态
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六届会员大会暨第十五届科技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04月-11日

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六届会员大会

暨第十五届科技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4月9日,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六届会员大会暨第十五届科技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在西安天域凯莱大饭店多媒体会议室顺利召开,以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邬焜教授,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邓波教授,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得林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王宏波教授、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勇教授、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海涛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云龙教授、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易鹏为代表的多家单位专家学者,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100多名代表共襄盛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仙娥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董群雁教授、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邬焜教授分别致辞。

  大会主会场

  董群雁教授向莅临本次会议、为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作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对陕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与各高校之间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提高凝聚力、健全运行机制、加大交流力度,以及高质量高成效的促进研究会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新的期许。

  邬焜教授从“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成功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学术研究成果鲜明,取得了重要成果”、“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科建设呈现新貌”、“学术评审规范不断完善,学术评审工作公正有序”、“在全国的影响不断扩大,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五个方面对过往工作做了系统梳理与总结,提出“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努力促进自然辩证法理论的研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的新展望。

  与会代表合影

  会议中,理事长邬焜教授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副理事长赵卫国教授宣布第五届理事会财务收支状况,副理事长张云龙教授宣布研究会章程修改草案及会费收取管理办法。

  随后,由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得林教授主持大会的选举环节。经对理事、常务理事、负责人拟任人选名单产生和征求意见说明、全体到会成员选举并由监票人公布结果,选举邓波教授担任陕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六届理事长,马得林教授当选秘书长,同时选举出理事会成员、常务理事、负责人。邓波教授发表当选讲话并为理事会成员颁发聘书,理事会顾问、西安交通大学王宏波教授总结讲话。

  本次论坛由第六届会员大会与两组研究生论坛报告组成。在两组研究生论坛报告环节,多名高校硕博生围绕科技哲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

  第一组同学以哲学与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领域进行多领域、深层次的汇报交流,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苏丽老师、张万强老师,西北工业大学吕天择老师进行精彩点评。具体讨论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数字时代人类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例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毕京壮同学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数字资本主义研究二十年历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淑华同学指出数字时代产生了数字交往异化,并提出了应对之策。西安交通大学高婧同学以重工程项目背景下的建筑工程从业人员为对象,探究不同家庭结构对于“工程职业共同体”从业人员工作懈怠的影响。陕西科技大学鲍依婷同学认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高校网络圈层化现象随即出现,给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一定冲击。长安大学朱亚玲同学对科技安全的预警的实证研究。

  第二部分:人工智能对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正向或负面影响。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羞然同学表达的人工智能“相似化”和“理智性”的两个特征。西安工程大学宋悦同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孟克迪同学关于人工智能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思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璐老师和西安交通大学马紫依同学对人工智能伦理发展的研究。西北工业大学曹奥琪同学关于机器人责任界定的思考。

  第三部分:此部分研究内容发散性强,包含对技术发展本质问题的思考,经典时间问题的重新阐释等。比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韩英同学研究的现代技术对海德格尔“归家问题”的回答。还有西安石油大学大学屈辰玥同学从“蜂鸟”分析数字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作用,陕西师范大学宋沛遥同学以技术与人的关系角度讨论技术的本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骁钰同学对鹫田清一时尚化身体的现象学探究,陕西师范大学饶倩同学和长安大学栾雨凡同学对热门技术ChatGPT独到的讨论与见解。西北工业大学洪程峰同学和西安交通大学陈亚茹同学对时间问题的阐释,西北政法大学谢潇寒同学关于柏拉图《斐德罗篇》辩证法的思考。

  第二组以现象学、人工智能、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哲学等问题的交互为不同主题,全面探讨了科技哲学领域的相关问题,由陕西理工大学刘琅琅副院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万强老师、苏丽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王亮副教授、西安理工大学朱鸿亮教授、彭蕾副教授进行精彩点评。

  其中,以其中现象学主题主要基于胡塞尔现象学对自然的数学化进行阐释,以及基于胡塞尔现象学对自然的态度与哲学的态度进行分析。人工智能则主要涉及对人工智能的哲学研究与批判,如西安交通大学的甘子月同学汇报了《康德式人工道德智能主体的研究进路》,又如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粱月蓉同学基于德雷福斯的现象学对人工只能进行批判。除此之外,在人工智能主题下还涉及在人工智能视域下在某一具体领域对其本身进行反思,如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邓击浪同学的《特殊经验、艺术空间、私人场域:人工智能在绘画中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主要涉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对人与自然、人与科技等关系进行挖掘和探索。如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何景毅老师在辨析恩格斯在存在论、价值论、整体论三重纬度上对人与自然达成共识的可能性路径的基础上,指出这三重维度为人与自然“互蕴共容”关系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性。阮浩东同学则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理论、实践、历史和价值四个方面进行阐释。这些对人与自然、人与科技等关系的探索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考。而在科哲方面,主要从认识论角度对科学的确证问题进行探索,西安交通大学黄恺怡同学基于辛提卡对知识的发现语境进行了阐明。

  在两组研究生论坛报告环节,多名高校硕博生围绕科技哲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讨论,为科技哲学学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思维、新方法。讨论结束后,西安交通大学毕京壮同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杨柯同学分别作为两小组学生代表对各小组讨论内容作以总结陈述,以及对陕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会务组老师、同学提供的宝贵交流学习平台表达衷心的感谢。

  本次会议在陕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邓波教授的总结与展望中圆满结束。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为引领,在陕西省科协的领导以及多位专家学者的推动下,从跨学科、多维度的视角深入探讨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等科学技术与伦理等重要问题,努力促进陕西省自然辩证法事业取得新进展、迈向新台阶。

  (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供稿,通讯员:马骁钰 温家茗 杨柯 毕京壮, 摄影:孔祥琛 杨千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