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健教授新作《发现天文学 |
2017年-05月-15日 |
暨南大学教授王志健的新作《发现天文学——天文科学发现的方法论基础》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专门从方法论视角研究天文学发现和天文学史的著作。 内容介绍: 天文学工作者要想获得成果、发现真理,必须正确把握科研思维,构建精巧方法,善于捕捉机遇;方法论工作者为了阐明科研手段,必须洞悉与具体思维融合在一起的理论思维。两者一起催生发现天文学——研究天文发现方法和机遇的学科分支。 该书确立了发现天文学学科结构。在此结构框架下,自然地、深入地阐明每一种天文科学研究方法的本质。全书对200余则天文发现个案、对各种天文发现手段进行形而上的反思,从方法论和逻辑学角度全面、深入地剖析这些事件,挖掘出蕴含在每一重大发现中的理论思维,阐明理论思维的驾驭机理。 该书细致地讨论了天文观察和天文实验的理性导引、天文研究的思维自由创造;揭示天文发现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极致发挥;在天文学实验、天文探索理想化这两个学界较少涉及的专题,着墨颇多,深刻阐发其本质。 天文发现的机遇是本书的重头论述。机遇的本质是什么?机遇与逻辑有什么关系?机遇如何受理论思维制约?天文工作者怎样把握机遇?对科研工作者和方法论工作者感兴趣的这些问题,本书作了深入的剖析,给出回答。 对若干必须在理性方面给出解答的天文学课题,如“以太存在被否定了没有?黑洞能否找到?” “太阳中微子为什么失踪?”等,该书作了深刻的分析。 该书有助天文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项目之外更广的领域理性地认识天文发现史上的成就与失误,洞悉与具体手段相融合的理论思维,为其天文学研究提供方法论基础。该书也向科学方法论工作者展示天文研究的事实细节和思维过程,只有准确掌握事实细节和思维过程,才能对之深入剖析和深刻反思,进行形而上的考辨。本书将会积极推动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也会推动天文学研究的进步。 国内著名天文学和天文学史专家萧耐园教授对该的评语: 作者选择了天文学发展史上天文发现的200则个案,剖析这些发现的逻辑思维过程,阐释蕴含于其中的方法论思想,进一步概括并提出基于正确理论思维的方法论基础,以说明天文学发现的规律。我作为天文学和天文学史的学者,对天文学史上的若干发现事件虽略有所知,尚未见到从方法论和逻辑学的角度如此全面、深入地剖析这些事件。本书不仅是方法论这一学科本身的一个成果,也为天文工作者指引正确把握科研的思维和方法、获得发现成果的途径。因为只有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思维逻辑,才能少走弯路,避免错误,取得成绩。作为天文工作者,往往不可能自觉地对历史上乃至自己的工作经历作有如此理论深度的分析和总结,以指导今后的工作。所以本书即将成为天文工作者学术工作的指南,为推动天文学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附: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天文探索 第一节 天文学规律的认识 第二节 探求真理之路 第二章 天体映像 第一节 知觉映像 第二节 抽象的天体像 第三章 天文探索的思维形式 第一节 归 纳 第二节 演 绎 第三节 思维规则 第四章 天文发现的本源 第一节 天文观察 第二节 巡天 第五章 天体物理实验 第一节 天文学实验 第二节 天文仪器 第三节 统计 第六章 天文观察和实验的理性导引 第一节 假言推理 第二节 筛因 第三节 溯源 第四节 试错 第七章 知识传继——天文学发现的直承形式 第一节 外推 第二节 分 类 第三节 类 比 第八章 思维自由创造——天文学理论的发展形式 第一节 论证 第二节 转移 第三节 假说 第四节 思维模型 第五节 理想化 第九章 天文发现的机遇 第一节 机遇的本质 第二节 机遇与逻辑 第三节 机遇与理论思维 参考文献 跋:南师天文班记 |